当前位置:金朝书院>其他类型>武动大晋,诡才书生> 第007章 战事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7章 战事起(1 / 2)

坐着背椅,来到行营。

李琼见面就问:“千总大人,下官断定,邓洪及六相玉佛,至少有一样必在山上。”

毕寂疑惑注视,静听下文。

李琼:“他扎根在此十几年,不会为了难以脱手的六相玉佛抛家舍业,此其一。”

“二,数百官军围山,贼寇毫不慌乱,定有所恃,所恃之物为六相玉佛的可能性极大,只因危亡时刻祭出此物便可令我军投鼠忌器,再不敢强攻。”

说着,话锋直转:“邓家寨再不剿灭,下官丢乌纱事小,知州及大人的官位只怕也要岌岌可危。”

毕寂眉宇凝结,默不作声。

邓家寨平素虽时常骚扰过往商旅,但大多只是劫财,并不伤人,还算克制。

七年前却不知发哪门子疯,竟劫杀大同府季氏三房当家季札一行十七人,只逃脱一名护卫。

若那季札是平民倒还罢了,偏偏却是传承久远、朝中有人的士族。

该案曾震惊朝野,虽不知被何人强行压下,邓家寨也送出三当家做替死鬼侥幸逃过一劫。

可七年来,弹劾知州孙夙的奏书从未断过。

进而连累同派系的他和杨烈等人跟着止步原地,再难寸进。

前事未过,如今又牵扯上贡品案。

这邓家寨不剿,确将大祸临头。

李琼催促:“大人……”

毕寂恼羞成怒:“我之行事,还轮不到小小主簿在此指手画脚,滚!”

李琼惶恐倒退,转身后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笑容,无比凛冽。

出了行营,府卫们见他面色阴沉,识趣的躲远些。

阿蛮亦步亦趋的跟上,轻声安慰:“这厮好生张狂,等我回头寻个时机杀掉他,给你出气。”

李琼找块石头坐下,遥望郁郁葱葱的山下,缓缓摇头:“我没生气,只是在琢磨他何时攻山,又会采取何种方式。”

阿蛮惊讶:“不强攻?”

李琼:“强攻必伤亡巨大,加上前事,两罪并罚,便足以构成大祸。姜泰得以脱身,并非源于我,而是手下青壮不在编,死再多人,也影响不到毕寂前程。”

“阿蛮,这事的症结不在六面玉佛,而是有人借此做局,要置孙夙、毕寂等人于死地。”

阿蛮震惊:“这么复杂?”

李琼点头:“西宁府是大晋西北边陲重镇,五卫十九所,数万将士尽皆百战成兵。”

“此处,又几乎全民皆兵,就算姜泰随便招的青壮,战力也不逊色于内地正规军。”

阿蛮迟疑:“那……”

李琼静等半天,见没了下文,不禁疑惑:“你想说什么?”

阿蛮连连摇头:“没事,没事,你继续,呵呵。”

这货清澈而愚蠢,李琼懒得揣磨,轻声:“邓洪应该是逃了,阿蛮,你如果是他,要如何去救寨子?”

阿蛮侧头想半天,苦着脸:“公子,你也知道我不擅长动脑子,索性告诉我结果好了。”

李琼瞪眼:“我猜不透才会问你。”

阿蛮挠头再想,好一会后才试探:“会不会在其他地方拿出玉佛晃一下,把官军引走?”

李琼断然摇头:“既然要置人于死地,玉佛就不可能这么早现身,算了,先别管这个……”

说着,凑耳好一阵叮嘱。

……

行营内。

毕寂召集杨烈、姜泰等人商议攻山大计,亲信都叫全了,唯独漏掉李琼。

李琼听闻后淡然处之。

咱是高皋阵营,人家孙夙的。

政敌嘛,不叫上咱很正常。

一群臭皮匠,在行营里商讨大半个时辰,最终派出大嗓门,对着山上大喊:“除贼首外,所有人皆可下山从良,绝不追究。”

他不断重复,喊哑嗓子后退下。

随后,铁桶般包围圈真就分开一个缺口,静待贼寇通过。

阿蛮盯着山头,紧张:“公子,会不会真有人下山跑掉?”

李琼冷笑:“唐震不走,谁敢乱动。”

阿蛮诡秘凑头:“什么时候起雾?”

李琼看向天边落日:“快了……”

天色逐渐暗下,山中亮起火把。

在火把闪烁的光线中,毕寂等人眼巴巴等待,最终无一人下山。

稍后第二个大嗓门前去喊话,刚喊出第二遍,胳膊就挨了一箭。

身后利箭追着屁股碾,差点成为刺猬。

狭窄山道旁的箭楼上,悍匪们嘻嘻哈哈,声音无比刺耳。

毕寂、杨烈大怒,双拳攥出水来。

生完气,就乖乖回行营吃饭。

晚饭后,山脚下渐渐起雾,向山上蔓延。

西北边陲是干燥之地,日夜温差极大,常年雨水稀少。

难得前几日阴雨连绵,今日烈阳一晒,地表水汽便升腾成雾。

毕寂大喜,命姜泰聚集人马。

后者咬牙照做。

六十多名青壮迅速聚结,个个摩拳擦掌,兴奋舔唇。

几亩庄稼,辛苦伺弄一年,扣除苛捐杂税,不过结余二十余两银子。

但凡家中张口的多些,就得吃糠咽菜,依靠全凭运气的捕猎贴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