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茬庄稼,常战乱。 而在南的时候,就拼命鼓吹去了就分田,而且别人夺不走,里种的小麦、大豆什么的特别值钱,等不打仗了,去北戎那面通商老赚了。 虽然下层百姓受到的苦基本是等的,人总会对自己的苦感受更深,然后对别人未知的生活,充满一种向往。 北人常遭受战乱,天气酷寒,环境恶劣,被戎人当四等人对待,所以听到描绘的那种四季如春的生活,内不由十分渴望。 而南人久受土兼并产业之苦,听到去北可以分田,也不由的十分急不可耐。 两人就这么怀着对未来的限期待,让这场迁移变得非常平和,平和到让所有人都忘了现在还在打仗。 他们忘了,北戎那边可忘。 被原军攻占壶口关和大雁关的消息传回去后,北戎整个王庭震怒。 忽哈尔和勿须罗相互指责,气的北戎王肝疼,让人把他们两个同时拿下,亲自带大军征。 被占领了壶口关和大雁关,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于是北戎王不仅调动了二十万精锐骑兵,还各统筹,共调六十万大军,轰轰烈烈南下。 原鼠辈,如何能挡! 然而他此时还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 为了对抗来势汹汹的北戎兵,大齐也林林总总筹了五十万大军。 本着自愿的原则,如果打赢了,他们可以选择在北安家落户,分粮、分屋、分钱、分田,当然他们要是不乐意,也可以拿着赏金回家。 看到百姓在那种呢吧,有时间去帮帮忙,那也是给你们种的。 众兵士:…… 什么?分粮分田? 要是有家回,谁会来这当兵啊,还愿不愿意,彻底疯狂! 每天领低保,士兵只想活着就好。 而听到分田后,所有士兵不约而同的一个想法,那就是—— 北戎兵在哪呢!快来!爷爷要给你串个串! 为要战后统一规划,所以军队的田还分下去,大把的金银都分下去了。 按照主帅的说法是,你们立了大功,多分田的时候,调配不到一起怎么办?你还能两个跑吗? 士兵顿时觉得,啊对对,他们的田肯定不止这几亩! 于是每天路过,看着上的青苗,这些士兵们做梦都想在秋收之打完,打完了他们就可以大丰收了! 从此之后家里有房,仓里有粮,那种感觉多美啊! 于是帅兵亲征的北戎王懵了,他面对的还是弱鸡原军吗,那一个个杀红了眼般,往直冲的铁甲兵到底是谁啊! 大齐的骑兵弱,步兵其实不弱,毕竟在失去两处大关后,还能凭借线防守,以步制骑,血肉之躯,硬抗北戎铁骑兵几百。 只是这些,朝堂上文恬武嬉,军队的问题越来越严,显得越来越不堪。 而这个分田法来后,全军都疯了,别说甲士了,连普通兵都分分钟想戳北戎军几十个透明窟窿。 失去两大关后,形变得不利于北戎骑兵作战,而大齐的后勤军备,又源源不绝,精悍的铁甲军,武装到了牙齿。 于是在邓义的带领下,打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大胜,破精骑军一万五! 得到这个消息后,不仅大齐人震惊了,北戎王也被打懵了。 虽然北戎的骑兵能有二十万,精锐也不过五六万,在骑兵对步兵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杀北戎精锐铁甲骑一万五,这什么概念! 北戎王简直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偏巧此时,屋漏还逢连夜雨,勿须罗在后面率本部人造反了! 北戎王看着纹丝不动的双关,又看着颓丧的大军,不得不伏痛哭,回师! …… 于是当秋后又一捷报传来的时候,全民沸腾了,这下是真打下来了! 全大齐人都不知道怎么庆祝好了,整条街都是奔走欢呼的人群。 宫里的老皇帝也乐掉了大牙,封后!封后!立刻封后! 秋天,丰收的季节,粮米入谷仓,秋闱传喜讯,战场来捷报,封后也当时。 而崇文帝觉得简单的封后大典,已经不能体现他的情了,所以他要和自己的皇后,龙驾巡游,接受万民朝拜! 龙撵上,皇帝龙袍华带,皇后珠翠遍,宛若神明同临,街边的人不纳首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