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有时云(2 / 4)

他们到时,两边的人都在等。

建筑团队那边来的是项目经理,叫陈波,见到陆知序亲至紧张得不得了,连连解释以为今天只是带京大的教授们熟悉一下场地,所以公司才派他做代表。陆知序颔首,没说什么。

温言看见陈工倏地松出一口气来。

瞧瞧这人,真是走哪都惹人惊惧。

广告公司来的人更年轻,他个子很高,穿着咖色系的衬衫外套,内里搭了件杏色T恤,裤子是垂坠感的淡色长裤,有种日系的清爽感。笑起来眼睛弯成一条缝,见了陆知序倒是不紧张。

但一个劲儿朝温言身边靠。

“没想到竞然能请来京大的教授做参谋!我高考差了七八分,不然当年说不定也去京大了,真是太可惜了。”

提起京大,他很兴奋。

“只是普通讲师。"温言明朗地笑笑,“不可惜,京大任何时候都欢迎有心向学的学子。”

俞南说话还带着点儿学生气,看起来没怎么经过社会的毒打,将陆知序很自然地无视得很彻底。

他从大大的斜挎包里捧出IPAD,给温言看他们的项目方案。“我们打算提取八个不同国家的文化基因,找到代表元素,然后立足于基础元素,找到用户痛点,通过各类艺术装置和陈列,实现线口口验与文化场景的交融,最终达成击穿用户心智的目标,让大家以后提起多国文化小镇,首先想到的,绝对就是咱们′观澜!”

俞南说得兴奋,被陆知序不留情面地打断:“说人话。”温言扫陆知序一眼,从他平静的表情上,看不出什么情绪。这小孩儿是不大靠谱,但陆知序的反应…也叫人看不出公私。俞南倒没懈劲儿:“哦哦,比如荷兰,提到荷兰大家想到的都是风车和郁金香对吧。这就是荷兰这个国家的文化基因,我们在设计美食区域,文化区域的时候,都要不遗余力地带上这些元素,让来体验的人,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很中规中矩的想法。

俞南滔滔不绝地说完了八个国家,眼睛亮晶晶地看温言:“温老师您给看看,我刚说的文化基因,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没?”温言弯弯眼睛:“你说的很好,没什么错漏的地方。只是这些元素,是不是有些过于常见?”

俞南愣了愣:“我已经收集了很多热门元素了。”温言没否认他说的,轻声分享起别的。

“我在牛津读比文的时候,教授一直会问我们一个问题。"她顿了顿,“一比较文学到底是什么。”

俞南轻声跟着重复:“比较文学是什么?”温言笑着点头:“对。我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不就是字面的意义么,将各国文化作为对照组,"从历史、批评、哲学的角度,对不同语言间或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性描述,条理性和区别性对比。[1]”“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不同时期的人类在想什么吗?”“但比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她的声音很好听,很轻易带着大家陷进去思考里,跟着她的思维走。倒是陆知序,睨着黄昏下发光一样的小姑娘,搭了句话。“那你现在想清楚了吗?比较的意义。”

温言摸摸耳垂,笑着说:“我学的太浅薄,只能说想清楚很小一部分吧。”“就以这八个国家为例,他们背后的文化,一定是有共通也有不同的。”“刚才俞南说荷兰。“温言顿了顿,“你提到风车提到郁金香,都没有提到他们最著名的画家梵高。”

俞南长长“啊”了一声:“我不知道梵高是荷兰人,平时不太关注这些…”温言冲他眨眨眼:“所以可以尝试一下将他们联系起来想。”“同一主题,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作家、画家都会有非常鲜明的不同的表达。”

“就像黑塞写花,他会写′浓荫前是一排明亮的栗树干,一座黄色小屋静静释放吸纳的日光。那儿有信和花儿,有朋友来过。'[2]他其实写的是朋友。”“但汪曾祺写花,就会写各种色彩垒成的花园,那是从他的童年带来的花园。中国人的童年,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创伤。”“梵高,也画很多花。”

“这些作品背后呈现出来的不同,是不是能给这个多国文化小镇真的落地提供些灵感呢。”

俞南思索着,而后拿着IPAD开始猛写。几乎忘记身边人的存在。

“今天就到这儿吧,回去再好好想想。"陆知序叫了停。俞南忙抬起头,一溜烟窜到温言面前:“温老师,要不先加个微信吧,有事儿我多跟您请教。”

温言拿出手机:“好啊。”

陆知序一路上都没什么反应。

温言还以为俞南加微信这事儿,会惹他生气的。她偏头去看,却见到一双带点笑意的眼,并不像是多上心的样子。果然没他说的那么在乎。

温言说不清自己什么情绪。

既想他表现出点什么,来为他前几天说过的那些臊人话添点儿可信度,又怕他真的发起疯来,实在惹人烦。

一直到两人寡言地走到车边,温言说不想上车,陆知序眼眸才沉了沉。“我不去你那儿。“温言低头拿手机,俞南刚走,就发了一堆消息过来,“你看,有正事儿呢。”

陆知序嗤笑一声:“让你干活儿没让你当保姆,给学生上课都没这么手把手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