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颇为不甘。好在余冰看人通透,没过多久便亲自与他摊牌:自己只是来“挂职镀金”,迟早会调回家族主职,不与他争长远。
韩磊这才真正放下执念,一心辅助余冰。
但如今,沈家独子一来,就被安排在二队。
而张队长,又安排他查自己的案子——
什么意思?
二队现在,是谁都能来“镀金”一把的地方了吗?
韩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微微泛起的情绪,脸色迅速恢复如常。他走近几步,低头看向余冰手中那页笔记。
——那是沈墨刚刚完成的案件整理与推演分析。
纸上的字迹流畅挺拔,条理清晰,逻辑线索如一张张严密编织的网,按时间节点层层展开。笔记分区明确,从案发时间、作案手法、作案动机,到现场特征、受害人背景、推测嫌疑人画像等,全部划分为独立小节,并在边角处用红笔标注出关键词:
“交叉印证”、“动机存疑”、“高危目标”、“策略分岔点”……
甚至在右下角,还有一排用小楷写下的“侦查建议”:
①现场周边常驻人员再访谈
②城内武者注册档案比对利爪武器使用者
③城墙外跃姿势重构→行动模式推测
余冰看得眼神一亮,笑着问道:“这些……都是你刚整理出来的?”
沈墨点头:“是。”
余冰又指向纸角的一张小图,眼中多了几分意外:“这也是你画的?”
那是几幅简略却精准的简笔画,描绘了案发目击者描述的行凶者外形特征和现场空间布局。
“看卷宗时发现一些描述没有配图,我担心遗漏,就画了几幅。”沈墨解释得平静而自然,“尤其是目击者说的‘翻墙动作怪异’,‘黑袍飘动’,还有墙体高度、巷道宽度,这些卷宗文字中都没细讲清楚,但细节若不还原出来,后面的推断就会出偏差。”
余冰点头,越看越满意。
韩磊眉头微动,终于出声:“墙高四米,巷宽两米,有杂物堆积,脚印浅,伤痕明显,但无衣物碎片。推断行凶者使用的,很可能是利爪类武器,出手精准,杀意明确。”
沈墨附和:“动作习惯和力量分布,也推翻了‘巷中搏斗’的假设,更像是打定主意埋伏狙杀。”
沈墨继续问:“受害者刘文涛,什么级别?”
“二阶武者。”
“搏杀过程拖延吗?有反击?”
“现场残留痕迹不少,墙面、杂物、地砖全有破损,二人交手痕迹较多,显然并非一击即中,双方拉扯至少持续了一分多钟。”
“城内的武者登记系统有吗?”
韩磊点头:“凡是觉醒的武者与术士,若申请城内福利或资源分配,都会登记在案,武器擅长项也在列。”
韩磊看着沈墨认真的侧脸。
——他忽然意识到,面前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不是来“镀金”的。
他,是来破局的。
“能与刘文涛交手并将其搏杀,又擅长利爪这种冷门武器,符合条件的武者应该不多吧?”
沈墨抬头望向韩磊,语气平静,眼中却透着锋芒。
韩磊神色微顿,像是被戳到了隐秘的痛点。他双手抱臂,侧过头,目光冷淡地投向一旁的余冰。
余冰还沉浸在沈墨的分析中,脸上带着掩不住的惊讶。
不过几分钟功夫,这少年竟能从纷乱繁杂的卷宗中迅速抓出核心问题,并倒推出一个关键锁定方向。
更令人意外的是——卷宗上并未记录刘文涛的修为等级,只有极其隐晦的战斗痕迹描述。
普通人甚至注意不到这里的逻辑断口。
这不是聪明,而是具备专业水准的“案件还原”能力。
但韩磊的一声冷哼将他拉回现实。
余冰讪讪一笑,语气轻飘飘地开口道:
“还真有这么一个人……叫汪宇。武者二阶圆满,武器就是双爪。平常没干过几件好事,专给富人区干脏活:偷抓宠物、选品交易、活物剖肉……卖相好的运进富人区,差的送去外城当高价野味。”
沈墨眉头微蹙:“那人既然在案底中早有记载,为什么没有人动手?”
余冰面上略显尴尬,沉默片刻,低声道:“因为……凌霄,替他作了不在场证明。”
沈墨一怔:“余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