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怀念的是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当我再次回想起那些值得无数次回首的往事,历经数十载风雨洗礼,当我再次回到故事的开端,我却再也无法找到最初的那种感觉了。
辉山镇中心小学,座落在辉山镇商业街中心,正因为座落在繁华地段,注定了这里的故事非同凡响。
暑假之末,依据辉山镇中心小学的升学传统,便是由校长亲自给每一个即将入学的满六周岁的小孩测试,以便确保新生们能够提早适应小学生活的学习模式。正式报名的前夕,许若峰和他的幼儿园小伙伴们一同早早地来到校内测试室,等候测试的开始。
“早上好啊各位,家长们辛苦了,今天的入学测试比较重要,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所小学作为本市办学模式最出色的教育集团之一,都是因为这一点才想着送孩子们进入这里读书的吧。那当然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尽快熟悉教学模式和小学生活,想必各位家长应该会依照这所小学的传统,让孩子们都先经过入学测试的吧。”李校长说罢,入学测试即刻开始。
在人群前和家长们正在闲聊的老太太,是陪伴许若峰两年幼儿园生活的朱老师,是他在经历生病阶段之后得以痊愈,才能够正式开启学业生活的,与他接触的第一位老师。
朱老师一直从事幼儿园工作,镇里的邻居都亲切地喊她朱老太太,“孩子们,朱老师今天呢就陪同你们来参加升学测试,我们前面那个班的小朋友们测试完了,就要轮到我们了,今天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给自己好好打打气,自信点,像我们以前上课的时候,就好了。下面让你们亲爱的江老师也来说几句话吧。”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也是我们即将升到小学阶段,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日子,你们以后就是大小孩了,江老师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在小学里继续快乐地成长,答应老师我,好吗?”在许若峰眼中的江老师一直都是有着“妈妈”般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特征,他回想起刚上幼儿园那会儿,回忆就如同潮水一般,滚滚向前。
他与其余的幼儿园小伙伴们都在那乖巧地由江老师和朱老师带领着进入校内,许若峰则是挨着江老师坐在候考室外的座椅上,他觉得一切都十分熟悉,那股回忆顿时涌上他的心头。
生病的那几年时光,许若峰由于治疗而遗憾地错失了辉山镇德育幼儿园招生机会,直到五岁的那个夏天,许若峰知道他终于要等来了接受这个年龄段该有的学业任务的机会。
五岁的许若峰站在臧莲的身旁,臧莲紧紧拉着他的手,一同来到了这个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并成为辉山镇中心幼儿园中班三班的一名学生。
永恒的童年却永远地藏在每一个赶路人的心中。
臧莲将许若峰一直送到班级门口,只见得许若峰害羞地将手指扣紧,在他看来,虽然他梦寐以求的是进入幼儿园开始他的新生活,但这里对于他来说却又是那样的陌生与不自在。
臧莲在班级门口与照看这个班的班主任简单地沟通了几句,便匆匆地下楼梯,许若峰见状,嚷着要冲出班级,不肯与臧莲分开,这个班的班主任与此同时,一把拉住许若峰,并眼神示意臧莲“你快走吧,孩子我来看着!”许若峰嚎啕大哭,嘴里一直嚷着“妈妈,妈妈,我要妈妈……”那是第一次与朱老师的相识,若是没有那一把拉住许若峰的行为,或许许若峰指不定跟在臧莲身后,无法亲身体验幼儿园的生活。
不熟悉,不习惯,不自在,幼小的许若峰知道唯有大大方方地去接受幼儿园的生活,才能够继续向着生活远方走去。
正式上课的日子挨在报名第一天的下午,许多人只是第一眼,便能够搭上话来。“你好,我叫王蒴,你叫什么名字啊?”被安排坐在许若峰前排的小姑娘主动地和许若峰打起了招呼。
坐在许若峰身边的小男孩也凑上来“我叫张伟伟,你可以叫我大伟……”,许若峰羞红了脸,小声地呢喃“你们好,我叫,我叫许若峰,今年五岁了……”许若峰和这个对于他来说还算是陌生的班级的小孩们纷纷地去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按照年龄和身高的不同,朱老师又特地地去调换了一下座次,按照月牙状的座位方式进行调换,而此时的朱老师正坐在对准月牙状的中心的位置。
“今天呢,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学会做手工,等会儿我们先吃完午饭,再去玩一会儿玩具,怎么样啊,孩子们?”这堂手工课,就是按照朱老师的要求找一堆环保材料,用纸,彩笔,胶水等工具,尽可能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物品来,用手工的形式撬动孩子们发挥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奇思妙想的能力。
许若峰第一次接触这个手工,对于他来说DIY是个麻烦活儿,要不是能够得到王蒴和张伟伟的帮助,说不定今天的学习目标就完不成了。
许若峰用纸筒子跟彩色卡纸制作成了他的第一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