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三月的桃花汛漫过云梦泽,十四岁的王诩赤脚站在青石上,看龟甲裂纹在晨光中伸展成河图洛书。樵夫的山歌惊起白鹭,他忽然抓起湿泥在石壁涂抹——群鸟飞掠的轨迹竟与昨夜星象暗合。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少年用青铜短剑在石上刻下“捭阖“二字,锋芒惊落满山露珠。
二十年后,云梦山洞前的桃树已亭亭如盖。鬼谷子抚琴的手突然按住震颤的商弦,他望见函谷关外的烽烟凝成卦象:“阴阳开阖,万物之始“。山风卷起案上竹简,《反应篇》的墨迹未干,已有诸侯斥候带着玉璧在山道逡巡。
燕昭王二十三年秋,苏秦跪坐在鬼谷草庐前已三日三夜。晨露浸透他的麻衣,却浇不灭眼中灼灼之火。第四日破晓,鬼谷子掷出半卷《揣情》:“汝视七国如陶轮,可能转否?“苏秦以指蘸露,在青石画出连横之策。老者大笑,惊落满树寒鸦。
同一时辰,张仪正在山阴溪涧垂钓。竹篓里的鳜鱼突然翻腾,他见水中倒影被涟漪扭曲成列国疆图。鬼谷子的杖声自云端传来:“舌如利剑,可能斩断楚王疑心?“青年折柳为剑,削落十丈飞瀑。从此,战国棋枰落下两颗惊世劫子。
邯郸城的雪夜,庞涓将《鬼谷子》竹简投入火盆。跳动的火焰里浮现同窗孙膑的面容,他突然抽出佩剑劈开案几——就像当年在鬼谷劈开象征魏国命运的竹节。远在桂陵的孙膑正用木杖在沙盘推演,突然抬头望月:“师兄可知'见形而事,因势而谋'?“
马陵道的古槐在箭雨中轰然倒下时,庞涓怀中《反应篇》的简片刺入心口。千里之外的云梦山巅,鬼谷子撒出六枚刀币,卦象显“亢龙有悔“。他闭目叹息,洞中烛火同时熄灭三盏。
秦王政七年的某个雨夜,百岁老者独坐观星台。他的白发与银河辉映,指尖在虚空勾画二十八宿。突然彗星贯月,他看见自己散入九州的十二卷书简正在燃烧:咸阳宫里的《谋篇》化作商鞅车裂时的火把,临淄城中的《决篇》变作田单火牛阵的犄角。
当最后一位弟子徐福带着童男童女东渡,鬼谷子将青铜罗盘沉入云梦泽。水面泛起的气泡里,浮现大秦驰道、楚汉烽烟、未央宫阙。他大笑三声踏入迷雾,山崖上只余半联卦辞:“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汉室太史令翻开《史记》时,烛光突然摇曳如战国旌旗。他恍惚看见有个身影在竹简间游走:时而化作说楚合纵的苏秦,时而变作破纵连横的张仪,最终凝成《留侯世家》里张良遇见的黄石公。窗外惊雷炸响,一滴墨汁溅在“鬼谷子“三字上,竟晕染出整部华夏权谋史。
明建文年间,刘伯温在青田山中得残卷。当他读到“圣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忽见石壁上鬼谷子画像双目微睁。是夜七星连珠,浙东群山回荡着八百年前的教诲:“世无常贵,事无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