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烤披萨
雪沫子簌簌落下,如盐粒儿一般在夹巷的石板路上撒了薄薄一层,但若是这般下一夜,第二日起来,定是天地一白、茫茫积雪。孟庆元撑着伞往巷尾那热闹处走去,心里还疑惑:前次休沐归家,他还听四弟叹息姚小娘子如今好生可怜,日日晨起卖鸡子儿。这才几日功夫,她铺子都开起来了?
孟庆元觉着十分稀奇,不过他家今春才迁来此巷,与姚家不太熟悉,姚小娘子更是面都没见过,心里的新奇比惊讶要多。行至半途,那香气在风中愈滚愈浓。他也能看清了。被人群围着的果然是姚家,姚家院门开着,墙上新做了个大窗子,支起木板,摆满各色杂货。透过那窗子看进去,里头点了不少亮堂堂的油灯,将一排排产整货架上的粗瓷碗、竹壳暖壶、牛皮纸捆的烟丝都映得清清楚楚。窗底下摆了只炉子。
那炉子是黄泥陶炉,双炉眼儿,炉体约有十九寸高,二十二寸长,很是不小,两个炉眼上都架着带凹槽的陶盘,一只盘上有七根大小齐整的圆条槽。边上条案上也有小炭炉,上头温着好几个露馅大圆饼,有些已经被切了好几块,从满月露馅饼变成了半月露馅饼。
炉后立着个杏仁眼的小娘子,手里拿着个软毛扁刷子,蘸了油,先利索地在那盘上刷了刷,略微候了会子,油热冒烟,便将手中宽嘴茶壶里装的稠稠的肉糜依次倒进那烤盘的凹槽里。
那肉糜一落在烤盘上便滋滋作响,很快底部便露出焦黄,那小娘子手法利落得很,抓一把竹签,往上一搭,又覆层肉浆将竹签盖住,便使小木铲子飞快地一根根翻面。
没一会儿那炙肉肠便烤得两面金黄,烤出一层微微焦黄的脆皮,她便全都铲出来,一根根搁在旁边小方桌上的簸箕里,抬眼便开始问了:“轮着谁了?吃辣么?刷酱么?”
她脆生生一句问,引得面前围着的垂涎欲滴的学子们争相应答:“是我,我要刷茱萸油!多刷!”
“我不要辣,多来点儿甜酱!”
“我就要孜然的一一”
顷刻间交付了七根烤肠,摊前的人散去几个,后头的又忙不迭地站到前头,一个说要俩,一个说要四根……还有个胖乎乎的学子,端着盆来的,张嘴便是:“姚娘子,你那露了馅的饼,不必切了,整盒都端给我!我给我学馆里同舍的弟兄们带去!”
孟庆元看明白了,他的视线又略微落在后头,再次认出了坐在这小娘子身后被裹成厚实一棉袄球似的,歪在竹椅上打瞌睡的方脸老头。那是姚博士。
那眼前这卖肠的,必是姚博士的孙女儿了。孟庆元便更加疑惑了。
他任官后,大多时候都在衙门里,如他们这般刚科考完入仕又家世平平的都是任劳任怨的"小鸡崽子”:上官使唤你、老辈儿也把活儿推给你,还有旁的衙门来,也是将事儿踢鞠球似的来回踢,一会儿这事儿当归你们学士院办,一会那事儿我们办不了,还有瞧你是新来的便专门为难你的,能将好好的文书吹毛求疵退回来十几二十次。
他忙得不着家便成了常事,学士院后头有个值房,里头一直放着他的被褥和换洗衣裳。所以他对姚小娘子的印象,只停留在谣言上。什么自退婚后便性情阴郁不爱出门…云云……但……他又拿眼瞥了瞥眼前的小娘子,那胖学子买了一大份露馅饼,她正笑着端过去跟人说多谢惠顾呢,一笑,颊上还有两个讨喜俏皮的酒窝,把那胖学子喜得大雪天满脸通红,又一个劲儿夸赞道:“姚小娘子,这饼烤得真是好,回头常做,我常来。”
她便也脆生生答应着:“好嘞,郎君拿好,慢走啊。”“好好好。"胖学子就这么咧着嘴,傻呵呵地端着饼走了。送走一个,又笑吟吟给前头的学子递过去三根烤肠,收了钱,把铜钱拢在掌心里,只瞟一眼便数清了似的,揣进兜里,又嘱咐道:“郎君拿好,天冷,可要趁热吃啊。”
那学子脸皮薄些,叫她颊边那深深的笑窝一晃,话都不会说了,捧着烤肠,直接面红耳赤地跑了。
这算……性情阴郁?孤僻寡言?不懂事?
孟庆元愈发疑惑地看了会子,便在心心里下了定论:只怕是以讹传讹,谣言如虎啊!
默默旁观了会儿,也有些馋了。罢了,人家性情如何又与他何干?看她手脚利落、烤得也干净,不如也买上些当宵夜。正要开口,他忽而被一大屁股挤到边上,撞个趣趄。还没来得及生气,就有个熟悉的声音跟着嚷道:“姚小娘子,竹签我削好了!”孟庆元扭头定睛一看,来人生得正与他生得有五六分相似,浓眉大眼,个子高大,看着又有些憨傻一一这不是他四弟吗?孟博远捧着竹签子,也傻了:“三哥,你怎的这时辰回来?”“明日冬至休沐,当然得回来了,你这是……“孟庆元迟疑地点点头,又往他怀里一大把竹签子上一瞥。
这又是闹哪出?
“嗨,没啥大事。今儿堂考,那朱大饼在堂上羞辱我,我一怒之下,把他布置的卷子全撕了,罢考出门!那朱大饼来家里告状,爹趁娘不在,把我赶了出来,连银钱都断了,说要让我冻死饿死在外头。我如今便暂住在维明兄处,总不好白吃白喝,正好姚小娘子这儿忙不过来,我来帮个工,挣口饭吃……一时半会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