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立的动作一滞,自己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事实,可不能跟妹妹说,就算她信了,也会把她吓坏。
“额,有时在寿先生那里,也干这个活。”他只能搪塞过去。
还好婉儿也没有追问,秦立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一时也不晓得是冷的还是热的。
有这手功夫,还得益于前世他做藏品管理员时,为了赚外快,练就的手工活,各种木工、铁艺等都会一点,更是了解很多化工原料的知识。
随着最后一块榫卯构件在晨光中逐渐成型,秦立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
秦立全身心投入到纺车改造中。他沉浸在《器象开蒙》里,逐字逐句研读,将书中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反复对照。
为了制作适配的弹簧,他跑遍了县城的铁匠铺,寻来废弃的精铁。
蹲在闷热的铁匠铺里,他不顾高温的炉火烤得满脸通红,汗水湿透衣衫,近距离地看铁匠的锻打,就为了及时校正。
在安装锭子的过程中,秦立遭遇了棘手难题。
六锭联排的设计对平衡要求极高,稍有偏差,纺车运转时便会剧烈晃动。
他眉头紧锁,反复测量、调整锭子间距,用墨线精准标记位置。
安装时,他双手稳稳握住锭子,轻轻嵌入卡槽,再用特制的榫卯固定。
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同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
期间,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他的腰背酸痛难忍,手臂也因过度用力而颤抖,但他只是稍作休息,便又继续投入工作。
又一天过去,夜幕降临,子时已至,秦立停下手中的活儿,取出天机卷轴。
卷轴上浮现出新的提示:【天机昭曰:专注纺车改造,触发消息。
诗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启:在改造关键处,需留意部件衔接的微妙角度,能使纺车效能再增一成;示:细节决定成败。
本次消息免天机点数,代价为明日手部酸痛加剧,明日子时再喻】
第二天,秦立依照天机卷轴的提示,着重检查部件衔接的角度。
他发现一处齿轮咬合的角度稍有偏差,虽不明显,但却影响着整体运转的流畅性。
他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角度,每一次微调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丝毫误差。
经过一番精细调试,再次试验时,纺车运转得更加顺畅。
随着夜色再度笼罩,子时来临,天机卷轴又刷新了。
【天机昭曰:持续优化纺车,触发消息。
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启:纺车动力传输部分可简化,去除冗余链条,改用轻质韧绳,操作将更便捷示:精简方能高效。
本次消息免天机点数,代价为明日腿部略有麻木,明日子时再喻】。
秦立细细琢磨着提示,觉得颇有道理。
第三天,秦立着手对动力传输部分进行改进。
他拆除了多余的链条,找来轻质韧绳,按照新的思路重新组装。
过程中,他的手因前一日的劳累而酸痛不已,每一次打结、固定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他咬牙坚持着。
终于完成了改造,当秦二嫂赶来,站在焕然一新的纺车旁,秦立微微点头示意。
秦二嫂看到纺车上六个锭子时,一种巨大的冲击力深深地震撼了她,她深吸一口气,伸出双手,缓缓握住摇把。
她的手因紧张微微颤抖,犹豫片刻后,轻轻一转。
刹那间,六枚纱锭像是被注入了生命,同时飞速旋转起来,发出悦耳的嗡嗡声。
雪白的棉线从纱锭间倾泻而出,如同一道银色的瀑布,源源不断。那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秦二嫂怔怔地望着顷刻间纺好的纱团,眼中满是震惊与喜悦。
她的指尖轻轻拂过纺车的温润木纹,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喃喃自语道:“这……我用这纺车,抵得上五个熟手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