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元年。
卯时八刻。
本是静谧的清晨,但在紫禁城中,宫人却是脚步匆匆,神色慌张。
嘤嘤啼哭之声不绝于耳。
御榻之上,登基方一个月的泰昌帝朱常洛皇帝静卧不动。
“陛下,你走了,独留我孤儿寡母,如何能够安身?呜呜呜~”
她的眼眸红肿,双肩颤抖,仿佛承受着无法言说的巨大哀痛,那凄楚的模样令人心生怜悯。
“选侍娘娘,大行皇帝宾天,已于奉先殿告文武百官,群臣进宫门问安,闻变入哭,临毕请朝见,皇长子应还慈庆宫,还请娘娘鉴纳!”
王安声音一出,李选侍的哭声骤然一停,转头看向王安,眼底闪过一丝阴毒。
李选侍本不是皇长子朱由校、皇五子朱由检的生母,却能硬生生的从王才人与刘淑女手上抢得抚养权,甚至在朱常洛活着的时候,要挟皇帝封他为皇后,群臣不同意,方才降格为皇贵妃。
宫斗手腕更非常人所能比拟。
此刻李选侍闻听王安所言,顿时感觉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如此大的帽子扣过来,王安眉头微皱,立刻驳斥道:“万历二十二年,神宗显皇帝命臣为大行皇帝伴读,至今二十六载有余,臣之忠贞,天日可鉴,世人皆知,岂会因一人之言而变之?”
王安跪伏的方向,既不是已经成尸体的朱常洛,也不是气得面色扭曲的李选侍,而是在角落中的身穿太子袍服的少年人——大行皇帝的皇长子,明帝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朱由校。
刚开始,他还以为自己一觉醒来,进了片场。
明朝...
一月两帝崩...
等等!
朱由校穿越小说看多了,以至于他很快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
他前世博士入仕,通过定向选调的方式进入体制,试用期转正后直接定副处,然后下放到县区任职两年,调回来便是直接正处级,三十岁的正处,你敢想吗?
朱由校现在是欲哭无泪。
作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也是倒数第二个皇帝,朱由校要面对的朝内外的局面,可以说是地狱难度。
明帝国一个月之内连崩两帝,朝堂秩序近乎瘫痪,朝中势力更替混乱,党争不止,干正事的人少之又少,全在争权夺利。
宫中,作为内相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胳膊肘拐到东林党那边去,司礼监也不是他朱由校的人。
甚至现在李选侍一个妇人,仗着大行皇帝宠幸,也能在他头上作威作福,扣着他不让他出外面见群臣。1
明帝国土地兼并现象加剧、税收过重、民生凋敝、财政匮乏,四夷袭扰,官员腐败....
这贼老天,要穿越,选个好时候不行?
做天启,干得不好,那真是要去煤山找那颗歪脖子树上吊的。
哎!我太难了~
“王安,本宫乃皇太子嫡母,这乾清宫还轮不到你来说话!”
若换做是之前的朱由校,被李选侍这般盯看着,想必已经是怕得六神无主了。
我乃皇嗣,明帝国的主人,为何要怕你这个泼妇?
李选侍闻听此言,震惊得嘴巴微张。
王安见此,大喜过望,皇太子暗弱,又被西李把持,之前廷议为李选侍晋皇贵妃之时,皇嗣简直就像是西李的傀儡一般,任由一个妇人摆弄,群臣见之,无不失望。
司礼监大太监王安连拜再拜道:“殿下所言极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一日不可无主。还请殿下至文华殿面见群臣!”
李选侍气得七窍生烟,她是皇太子名义上的母亲,原本就是要挟朱由校自重,看能不能争得太后之位,垂帘听政。
她一步一步,朝着朱由校走去,似要以势压人。
可惜。
朱由校眼神平静,丝毫没有惧怕盛怒之中的李选侍,反而直视李选侍的眼睛。
越走越近,李选侍心中便越是慌张,走到朱由校近前的时候,她已经是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愤怒还是恐惧了。
“皇儿,你年纪尚幼,不懂朝事,宫外百官,表面上忠君报国,但其中的弯弯绕绕多了去,你暂听母妃之言,里面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先待在宫中,由母妃与他们交涉,该是你的,总还是你的。”2
“母妃,外朝群臣,皆忠心体国之辈,皇考在位时,擢升贤臣入朝,如今朝堂之上,可谓是‘众正盈朝’,何来弯弯绕绕之说?况且,母妃以为扣住儿臣,当真能够要挟群臣?”
但你西李的政治手腕哪里是那些臣子们的对手。
李选侍以为藏住朱由校便能够和朝臣谈条件,却不想在那些朝臣根本不跟你谈条件,也顾不上君臣礼仪,历史上,在王安打开宫门之后,群臣一拥而入,翻遍乾清宫找到了朱由校。
在那个时候,他这个大明朝未来的皇帝,可有体面?
“母妃始终是儿臣的母妃,这一点是不会变的,若母妃一意孤行,朝外百官不会答应,天下黎庶不会答应,儿臣,也不会答应。”
“你...你,本宫看你是翅膀硬了。”
在慈庆宫时,她不知道打了朱由校多少次,每每以训诫的名头,而朱由校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