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朝书院>都市言情>传说时代> 第117章 懊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懊恼(1 / 2)

第117章 懊恼

星期六晚上七点。电视机前的观众百无聊赖的跳着台,这年头一个电视节目广告多得让人发指,但偏偏观众还是很有耐心的,硬是能看完半小时的广告守着电视机,稍微没有耐心点的就暂时调到其他台先看一会。

现在有些电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开启了画中画功能,能够同时监控两个频道的内容。

也算是奇葩了。

在后面,都没什么人看电视了,广告都流行植入了,后面直接直播卖货了。

榕城电视台本土还是有不少人看的,全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就那么两集,看完没得看,有的时间又没到,九点钟播的,十点钟播的,按着节目单来选节目,没到时间就看看其他台等着呗,榕城电视台播放本地的渣渣新闻,多少能了解一些榕城发生的大小事。

其他的电视台很多买来的剧轮流放,很多都是看过的。

不过今天是榕城西部大开发宣传节目,一个美食节目?看看呗,反正没啥事,预告也做的还不错,有电影感。

第一集。

《闹市相见》。

这还像是电视剧一样的,有点意思。

找省内书法大家特别设计的标题头是毛笔手书,带着一股子张扬热辣的老道笔力,展露而出。

随着带着磁性的配音引导,一个位于闹市的烧烤摊在镜头之中聚焦。

“嗤惹!”

肉串在果木炭火升腾起来的火燎中绽放出肉和汁水混合后的焦香,只这么一个镜头,就牢牢的抓住人的眼球。

瞬间味蕾就被激活,口水就出来了。

“我给你们说啊,果木炭,果木炭烤的东西才有灵魂,那种炭烤的焦香气,据说是刻印在人类的狩猎基因里的,你一闻就是灵魂深处的悸动,那种对食物最本能的渴望和享受!我当年知青的那地方……烧烤才好吃……”

榕城一个装修古朴的客厅,一家人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职业是大学教授的老人对着画面咽了口口水,然后对一家子侃侃而谈。

镜头中画面切换,是烧烤摊周围的食客,面容各异,但面对端上桌的烤串,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哎这家店我们是不是去过啊,就在西街广场菜市场里面……”

“是是是,宋姐烧烤!”

“寡难吃!”

“好吃噢!你看拍的多好!”

“反正不合我胃口!”这是另一家人挑剔的争执,但说着这家店不好吃的母亲,也直勾勾的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她纯粹是被吸引了。那些烤肉的画面,炉火,热气升腾的桌子上的菜肴,很治愈很解压,让上了一天班心头憋着股火气的她感觉到一丝宽慰。

镜头转向人物。述说这些人们的欢乐和孤独。

本来就是夜间拍摄,却有一种奇异的电影感,让人瞬间感受到了那股子情绪,每个人都曾在这种路边摊撸过串,吃过这样的烤串。有的是当年大学时意气风发,有的是和朋友小聚小酌。有的是和身边喜欢的人一起共享人间美味。而镜头从人们的欢腾,聚焦到那些独酌的中年人,等人的女孩的时候,又深深勾起了人们的内心情绪。

曾在这样的摊前欢聚。但也曾在这样的摊前一个人排解当时遇上的苦闷。很多人生应该怎么办的瞬间。

曾经一起共享过美味的人,一晃眼之间,竟然几年都没能再见面。

还记得当年飞到他的城市,吃的就是这样的小食摊。多年以后他娶了他人,女孩也嫁作人妇,当初小食摊的味道,还历历在目,那种味道,叫做不舍和无奈。

记得大学时代的朋友们,最后的分别也是这样的烧烤摊,一口沾满海椒面的烤串,热辣滚烫,一瓶瓶酒的觥筹交错,一首首歌从清朗的嗓音中齐声传出,那叫做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那个味道,叫做青春。

第一集播出,全榕城反响热烈。

张忠华和黄慧芬在电视机面前都动容了,黄慧芬道:“哎呀你干爹做的这个节目,怎么做的这么好了!他以前的都是什么哦……现在简直不一样了!”

张晨心忖老妈你一不小心竟然抖落了真话。

张忠华就不太擅长夸奖,就只是说,“拍的好,你干爹拍的好,真的拍得很让人有感触,不错不错。”

黄慧芬脸都笑得灿烂,因为她想到了更深层的内容,“你干爹这下要是飞黄腾达了,以后让他多多照顾你啊,以后你读书出来,要是找不到好工作,就跟你干爹干……他说不定以后也会成著名制作人了。那你就赚大了。”

对此张晨也只能做出个无奈笑。

第二天南光公司里面都是讨论这个纪录片的,普遍的认知就是,“看得人流口水!”“真的是,我都想去吃!”

“那家人才是运气来了,人家纪录片拍了,还不晓得生意有多好!”

“宋姐烧烤多嘛,以前吃过,没想到她家里面是那种情况,这个纪录片拍出来,又不少人能照顾她家生意噢!”

“哎哟,年纪大了,吃不了烧烤了,不过拍的还可以!确实不错,这回榕城电视台整了点名堂出来噢!”

“什么蓉城电视台弄的哦,这人家是市政府搞得,未来的数字文化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