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总算落了地了。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她已经知道了,她与相宜未来的好坏,都系在眼前这个姑娘身上呢。
元灯欢心中也有些忐忑,她实在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亲自出宫来见她。
但面上依旧不显,“嗯,你便把衣柜中那件绣着杏花的长褙子拿出来,我换上便好。”
虽说这段时间没有给她消息,但是定北侯杨予书倒是送了不少的东西来,吃穿用度一应俱全,自然不缺衣服。
听元灯欢点名了这件衣服,相念疑惑道:“陛下亲自过来,您不挑一件华丽的衣服接驾吗?”
诚然姑娘已经够美了,可是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衣服鲜亮点,总是会让人眼前一亮。
元灯欢笑了笑,“不用,就这件。”
开什么玩笑,陛下在宫里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再华丽的锦缎在他心里怕不都是一块布罢了。
想必宫里的娘娘极少见到陛下,次次大概都是使出浑身解数。
她就是要跟其他人不一样,才能有一丝让皇帝多注意到的可能。
果然,江尧刚下马车,就被院子门口一道清丽的身姿锁住了目光。
女子衣着头饰并不华丽,反而在这喜好奢靡的京城女子中显得十分素净,但与这张清冷精致的面孔放在一起,倒是显得十分的相得益彰。
感受到了江尧的目光,元灯欢跪下行礼道:“民女参见陛下,陛下万福。”
看着眼前的女子,江尧罕见地有一丝愣神。
跟在江尧身后的大太监郑华采刚想开口提醒道,江尧回过神冷冷地开口道:“怎么,杨予书是不给你衣服穿吗?穿的如此素净,是要去做姑子吗?”
说完便抬起脚,头也不回的进了院子。
虽然听江尧如此说,但元灯欢丝毫不慌。刚刚她虽然低着头,但是皇帝下马车是眼中的那抹惊艳还是没有逃过她的眼睛。
也不想想她元灯欢是哪里出来的,她不了解皇帝,还不了解男人嘛。
没有想到陛下还是如此心口不一的性格。
想着,她立即起身,快步跟上了江尧。
江尧坐在了小院中央,看着面前正在斟茶的元灯欢,动作行云流水端庄好看,这段时间倒是用心学了。
再想想刚刚她行礼的样子,也是有几分大家闺秀的味道了。
江尧对面前的女子大体还算满意,端起元灯欢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
啧。杨予书还真是大方啊,徽州新进贡的太平猴魁,他那也才五斤,杨予书居然还送到这来了。
他多喝了两口茶水,才对站在一旁的元灯欢漫不经心地开口道:“朕找了人来教你规矩,想必你也该猜出来朕的用意了吧。”
皇帝身边的人哪个不是人精,就在江尧刚开口说话的时候,大太监郑华采立即带着两个相念和相宜退了下去。
几人退下后,因着相念和相宜到底是紫宸殿出来的人,郑华采关心了句,“如何,这姑娘可是个好相与的?”
相念如实回答道:“谢郑公公关心,姑娘不是个难伺候的,性子是好的很。”
郑华采点了点头道:“那便好,你们二人仔细伺候着。跟好这位,数不尽的富贵在后头呢。”
两人低头应了是。
郑华采也是在提点她们,这个姑娘是陛下看中的人,她们二人也是陛下身边出去的人。背主的奴才,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二人自然知道这一点,况且宫中最不缺的就是事儿多的主子,相比起来,元灯欢的性子可以算的上是温和了。
只是相宜还有些隐隐的担心,不知道依姑娘这个性子进宫,会不会有些太软和了点。
被两个小丫头操心自己性子会不会太软的元灯欢,正斟酌着如何回皇帝的话。
虽说根据前世的记忆,元灯欢大致能猜出皇帝要干什么。无非就是陛下和太后不和,找个人去气气太后罢了。
但是她可不敢自作聪明的直说,万一自己猜错了,那事儿可就大了。
妄自揣测圣意掺和朝政,够她死一百回的。
元灯欢施了个礼乖顺地低着头道:“还请陛下明示。”
毕竟她现在也不了解皇帝,现在皇帝让怎么做有不的懂就问,总不会犯错。
对于元灯欢的谨慎,江尧的心中其实是有几分满意的。
不乱说话不自作聪明,总比喜欢灵机一动的蠢人好。
“你若是个聪慧的,兴许也能猜到,朕纳你进宫,必定不是当个区区的摆设。朕不知你是否听说过,朕与太后不和。”
江尧说的漫不经心,元灯欢却听的一身冷汗,这天家的事情,皇帝能随便说,但她哪里敢接话。
见元灯欢不答话,他继续道:“若是传言属实呢,朕要你进宫,演好朕的宠妃,你可能做到?届时荣华富贵绫罗绸缎取之不尽,事成之后你若不想留在宫里,天大地大,朕自会放你自由。如何?”
他等着元灯欢的回话。
然而元灯欢其实有些怵得慌,她本身只有两分小聪明,实则并不是一个胆大的人。
那日使了小聪明,引起皇帝的注意,已经用了她此生最大的都胆子了。
面前的男子,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