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朝书院>其他类型>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皇帝送来贺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皇帝送来贺礼(1 / 2)

第84章皇帝送来贺礼

陆安立刻上前听旨。

小太监手持圣旨,念了一大串文字,中心思想就是:九思你是最棒的,朕就知道你肯定能考上解元!朕早就给你想好了贺礼,是位属房州的田地,约三百亩,近河,十分膏腴,其中有佃户百家,都划分给你,作为你的禄田,朕私人掏的腰包,不走国库,省得户部那边叽叽歪歪,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在场的文人雅士、地方官吏听完这篇圣旨,瞳孔震动,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从科举制度出现以来,何尝有过一个学子考中了解元,得天子亲赐禄田这种事!

解元再有名声地位,那也是地方上的名声地位,且三年就有一个,用得着天子如此展示亲重?

是陆九思的经义策论写得特别好?

还是他这个人非常合天子眼缘,让天子爱他重他?不过,如果是陆安的话,或许二者皆有吧。文人雅士及地方官吏瞧着陆安这一刻万众瞩目,荣耀加身,脸上尽是复杂的神色。

羡慕吗?羡慕。

嫉妒吗?有人嫉妒,有人不嫉妒。

佩服吗?佩服得不得了。

天子看人可不是看诗词歌赋的才华,李太白纵是诗仙,才气过人,笔下生花,却也得不到玄宗看重。

陆安能得禄田,只有可能是他的经义策论已上达天听,并且得了天子青眼。而对于某些去过汉江雅集,注意到官家和申王是同一张脸,认出“申王"身份的人来说,立刻想起了当日雅集上,“申王"满心满眼只有陆安的情况。此时此刻,他们竞是有了一种很统一的情绪:

他们欣喜,毕竞他们与陆安没有交恶,甚至还能在其出发前往汴京参加省试前努力与他交好。

他们期待,期待于陆安未来大放光彩,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不知他会作出什么样的功绩,实施什么样的政策。

他们恐惧,陆安太年轻了,可官家又太喜欢他了。这么年轻的陆九郎若是在官家的支持下执掌大权,大薪日后到底会变得如何?是更好还是更坏?陆安是想改天换地,还是想萧规曹随?

他们不知道,他们只能惶恐着前路,不断琢磨着、回忆着之前陆安的行事作风,试图拨开云雾去窥探他的执政风向。陆安行礼,接过圣旨:“谢主隆恩。“同时接过了那装着地契还有佃户户籍的盒子。

权力在这一刻,有了具象化。

有一群人不会惶恐。

几乎是刹那,跟随着陆安的陆家人还有学生们喜上眉梢。他们抱对大腿了!

梁章握紧了拳头,视线紧锁住陆安的背影,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在陆安招呼那小太监一起入席吃饭后,转身的那一瞬间,梁章上前重重一折腰:"先生!请容许章追随你!”

赵公麟整个人都弹跳了起来,欲要惊声说什么,可看了看梁章,却是欲言又止起来。

梁章只当没看到赵公麟的目光。

他知道,他和陆安是同窗,是同住,更是友人。这一拜下去,有些事情就不可挽回了。便是陆安不收他,他也要尴尬离去,与其少见面。但他更知道,他只是渔民的孩子,家中无权无势,自己的脑子也不算灵光,考不了进士科,只能考诸科混混日子。甚至于这次解试,入场两千人,解额只给二十数,他拼尽全力才正好吊在第二十名。解试尚且如此吃力,省试又为之奈何。

倘若省试不过,三年后再考,便需要从解试重新考起。三年后的考题还不知如何,他能有多少个三年?他的双亲又能有多少个三年?阿爹日日在水上讨生,腿脚一到下雨天就疼,阿娘日日做绣活,如今双眼不大看得清十尺之外了。

陆安是他如今唯一能攀上的,近在咫尺的登天梯,今日便是被人说不要脸,他也得豁出去!

陆安看出了梁章眼中的执拗和孤注一掷,她原就是想要收买人心,好让自己在朝堂能迅速抱团立足的,本以为还要再过些时日才能让梁章投入她麾下,没想到一席圣旨,竞能将梁章的进度条拉得那么快。不过,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通常不会珍惜。陆安似乎不为所动,只是对梁章道:“这……何必一定要称我为先生呢?公印你若学问上有不解之处,我们相切相磋便是。”梁章摇了摇头:“先生之学问胜我千百倍,哪来相切相磋一说。我与先生论题,也仍是聆听先生教诲,若将其称为探讨与辩论,实在厚颜无耻。”又火急火燎地:“学生是真心想请教先生学问的。”陆安就问他:“那你想向我请教什么学问呢?”梁章二话不说:“心即理。”

陆安又问他:“那你的思路是什么?又有哪些地方有疑问?”梁章张嘴欲答,停顿片刻,却默然了。

他哪里真的去深入了解过什么“心即理"呢?不过是此言名声最大,他又在那雅集上囫囵听了两耳朵,此刻便抓来充数罢了。梁章抬眼,便见陆九思眼神中斥满了了然,却没有拆穿他,只是温声道:“也是我失策了,那些疑问一时半刻也说不全,如今宴席正热,本不该说这些一-公印,我们改日再聊可好?”

梁章突然想起了陆安写的那篇策论一一被当作程文贴在揭晓名次的布告旁,他认真研读过,记得其中理论。

小民尊严……

陆九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