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女安天下
自陆安那一次当众不给某些人脸面后,她的讲学清净许多,再没有人想要去试图干涉什么了。
房州再一次下雪了。
逼人的寒气令得许多人穿上了更厚实的过冬衣服。陆安也一样。她看着大雪纷下,却是想起来自己刚穿越过来的那段时间,天寒地冻,衣衫单薄,她还要缩着身体铐着枷锁,在雪地中艰难跋涉,手背因此生了冻疮。
那是她第一次亲身了解到,原来冻疮裂开后会让双手鲜血淋漓,溃烂后,会流出黄色液体。
一场……很独特的体验。
而仅仅一年不到,她再次看见大雪时,已经可以坐在温暖的房间里,烤着充足的炭火了。
陆安笑了笑,起身拿起墙上的斗笠,推开门步入风雪中。任何关系都需要维护,雪虽大,可不能忘了去房州通判、房州知州以及赵提学这些人家中拜访。
一一尽管赵提学已辞官不再是赵提学了,但他在朝中可有不少人脉。陆安到了赵松年家中,向门房递上拜帖。
帖子上别无他物,唯有金粉临字,绘了一首小诗: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风雪夜接到这样一张拜帖,如何不浪漫?
赵松年爱死了这张拜帖,也爱死了送拜帖的人,还没来得及看落款,他便立刻起身,出门迎接。看到陆安的一刹那,赵松年竞然毫不意外:“先生!”他笑着说:“我就知,唯有先生会有如此雅兴一-先生有诗,我有亭台与好酒,岂不妙哉!”
确实妙哉。
陆安在风雪中对着赵松年露出微笑。
赵松年一阵恍惚。
一一许多年以后,他仍记得这一幕:掀起的风吹起斗笠下的发丝,郎君微微抬起笠沿,浅浅一笑,空气中好似浮动着松木清香。他们相携而入亭中,雪地上留下两排脚印,又很快被雪花掩埋。亭中火炉烫酒,二人相对而坐,谈天说地,谈一切风花雪月,不谈国事。酒水入碗,琅琅音色,溅起水花少许。月光觅着水花斜斜而入,好似在桌上留下一道白霜,模糊映出二人倒影。
交杯换盏,直到风月事尽,赵松年差人去书房中取出自己早已整理好的,却还来不及交给陆安的文稿。
“这是近二十年来,科举省试前三、殿试前三的文章,先生的学问水平自然不需要与旁人一样,参考其中文风文意,但可以看一看这些年考官的偏向一-我猜今年也当是万变不离其宗。”
陆安拱手道谢,收下了这沓文稿。
随后,二人就开始顺势聊起了官场,也不聊别的,就聊大薪的官制,避免陆安进官场之后,两眼一摸瞎。
一一你说你要变法,连具体官制都没摸明白,谁能信你能把法变好?大薪的官制和大宋的官制一样,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头晕脑胀。比如,寄禄官和职事官,寄禄官代表品阶、禄秩,职事官才代表着官员的职务,也就是差遣。
在大薪,你只认识一个官员的职名是不够的,你还得看他有什么差遣,那才是实权所在。
那怎么看差遣呢?看官职前面的字。
比如一个人的官职是“行某某官”,那就是官高职卑;而一个人的官职是“守某某官",那就是官卑职高。
但这还不够,这只是低一品高一品时的用词。如果官比职低二品,那用字就得是“试某某官”,譬如:大中大夫、试工部尚书,意思就是一个人官位在大中大夫(从四品)上,但他的工作职权是工部尚书(从二品)的工作职权。
除此之外,还有“判、知、权、权发遣、领、摄、签书、兼、监、直、勾、管勾、提举、提点"这些前置字眼,每一个都有不同含义,不能乱用。而且,高官一个人会有好几个头衔,官越高,衔结得越长,这种时候也需要仔细分辨那些头衔是什么含义。
比如三苏之一的苏辙,他的结衔是这样的:大中大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护军、栾城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实封八百户。
从前到后,依次是:寄禄官、职事官、勋、爵、食邑、食实封。这还好,才六个,有的结衔至少十个,看得人实在头疼。赵松年自己也头疼,但他还是极详细地把这些事情掰碎说给陆安听。陆安听得也很认真,她虽是汉语言文学的,但对宋的官职了解不深,如今正好把这部分短板补上。
等说完之后,赵松年感觉自己快撒手人寰了,酒水一饮,大叫三声:“烦烦烦!”
又道:“不如谶纬!不如谶纬!”
陆安笑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一一董仲舒之言,郎君竞信这个?”
赵松年哈哈一笑,道:“自是信的。”
他道:“汉宣帝年间,有人观天象,言汉家天下二百一十年时便会迎来终结。汉初至哀帝元年,正二百一十年,天命啊,实在玄妙。”又道:“还有那'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的谶言,井水属阴,灶烟属阳,玉堂和金门又是帝王之所,那井水溢出,去了玉堂,岂非是窃取皇权?后来王莽果真篡汉了。他又是当朝太皇太后的侄子,为外戚,正属阴。”“还有汉哀帝年间,有一谶言:汉家历运中衰,当